內容簡介
看過龍應台《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》,
你也不能錯過…關於1949 台灣人的故事
關於1949的故事,不是只有老兵和戰爭,
在島嶼此岸,二十六歲的青年李登輝、彭明敏,
四歲的滿洲國御醫遺腹子黃光國,
在一九四九的時空下,這些人和他們那代台灣人的生命,
交織出怎樣的台灣命運?
他們的故事,對我們和我們的未來有何影響?
兩岸大未來—牽動兩岸局勢的關鍵變化
該如何「合中有分,分中求合」,
既能顧全台灣「面子」,又能共創兩岸雙贏「裡子」?
讓亞細亞孤兒的悲情,在我們這一代終結!
李登輝:我是不是我的我
~唯有了解台灣人在認同問題上所遭受的苦難,才能明白:面對「不是我的我」,是什麼意義。
彭明敏:他所嚐到的是一個被出賣的理想主義者的悲痛
~他甚至揚言為身上的華人血統感到可恥,希望子孫與外國人通婚,直到後代再也不能宣稱自己是華人。
黃光國:我希望自己是「最後一個亞細亞孤兒」
~我的父親黃子正之所以會成為「末代皇帝的台灣御醫」,是因為他獨特的台灣人身分;可是,這樣的身分認同,也導致我們一家不幸的際遇。我成長的經歷,讓我充分體會到「亞細亞孤兒」的悲哀。我在學術研究和社會運動方面大半輩子的努力,也是希望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能有合情合理的安排,自己是「最後一個亞細亞孤兒」……
中國的末代皇帝vs. 台灣最後一個亞細亞孤兒
社會心理學大師、《民粹亡台論》作者、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最新力作!在非藍即綠、非獨即統的制式思考之外,另闢蹊徑,加入歷史縱深與心理學分析,為兩岸關係找尋新出路,終結「亞細亞孤兒」的悲情命運。
這是一本思索台灣前途的書。作者認為,當前兩岸三黨的政治人物都患有不同類型的「心理疾病」,都無法面對兩岸的政治現實,對台灣前途所提出的主張,難免有所偏頗。
因此,作者從歷史出發,說明殖民統治對台灣人心理的深遠影響,以及台灣知識份子的「中國情結」;並且為兩岸三黨的政治人物做出「心理診斷」;接著以彭明敏、李登輝和作者本人為例,說明三個台灣人的生命經驗差異,如何影響到所提出的兩岸關係「處方」的不同。以及,兩岸該如何「合中有分,分中求合」,既能顧全台灣「面子」,又能共創兩岸雙贏「裡子」的終極解答。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
黃光國
台北市人,出生於1945年11月6日。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,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,致力於結合東、西文化,以科學哲學作為基礎,發展本土社會心理學。著有《知識與行動: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》、《民粹亡台論》、《教改錯在哪裡?》、《社會科學的理路》、《一中兩憲:兩岸和平的起點》、《儒家關係主義:哲學反思、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》、《反求諸己:現代社會中的修養》,以及中英文學術論文一百餘篇,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次、優良研究獎十餘次、教育部國家講座兩次。曾任國科會特約研究員、亞洲心理學會會長、國科會卓越計劃主持人,目前為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及總統府國策顧問、台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,台大講座、傑出人才講座及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,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。
譯者介紹
目錄
自序 追尋新台灣精神
Part I:告別亞細亞的孤兒
第一章 糖飴與鞭子:後藤新平
第二章 中國情與結:吳濁流
第三章 台灣的共同命運:彭明敏
第四章 從台獨到獨台:李登輝
第五章 最後的亞細亞孤兒:黃光國
Part II:兩岸三黨的心理診斷
第六章 「自我封閉症」的民進黨
第七章 「賣台恐懼症」的國民黨
第八章 「歷史偏執狂」的中國共產黨
Part III:新台灣人逆轉勝
第九章 一中三憲—兩岸如何創造雙贏?
第十章 兩岸共治—儒家文化復興的意義
內容試閱
最後的亞細亞孤兒
我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。那一年,台灣光復,吳濁流的《亞細亞的孤兒》完稿。時至今日,台灣的前途仍未砥定,許多台灣人對「亞細亞孤兒」一詞仍然心有戚戚。我幼時的成長背景使我對「亞細亞孤兒」的概念特別敏感,我在學術研究和社會運動方面大半輩子的努力,也是希望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能夠有合情合理的安排,自己是「最後一個亞細亞孤兒」,讓下一代的台灣人不再感受到「亞細亞孤兒」的悲情。
滿洲國建立之初,溥儀體弱多病,雖然已經有三位中醫侍醫,還想找一位西醫,照顧他的健康。當時日本關東軍不希望他再用中國醫師,他自己又不信任日本人,雙方折衝之下,鄭孝胥就找「既不是中國人,又不是日本人」的台灣人謝介石,請他替「皇上」找一位西醫。謝介石跟家父本是舊識,即介紹家父,成為溥儀的私人醫生。
因為日夜擔心自己的安危,溥儀得了嚴重的「慮病症」,不僅嗜藥成癖,而且還收藏各種藥品,中藥有藥庫,西藥有藥房。除了「害怕、算卦、吃藥」之外,溥儀的日常生活還有一項「打罵」。由於疑心病極重,成天擔心有人會害他,「脾氣日趨暴躁,動輒打人罵人」。那時大家最怕溥儀說的一句話,就是「叫他下去!」意思就是到樓下去挨打。打傷了再趕快「把醫生叫來搶救」。因此,家父的醫護工作,不僅要照顧皇帝的健康,還包括後宮及宮內侍從的醫療診治。
父親的命運
溥儀的體弱多病以及他對醫生的依賴,在冥冥中決定了黃家日後的命運。1945年8月9日,蘇聯向日本宣戰,到了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吉岡向溥儀報告:關東軍已經和東京聯繫好,決定送他到日本去。8月16日,吉岡要溥儀挑幾個隨行的人。因為飛機小,不能多帶,溥儀挑了溥傑、兩個妹夫、三個侄子、隨侍李國雄和一名醫生,也就是家父。
亞細亞孤兒的認同危機
我父親在大陸工作十四年,在集中營裡也被關十四年。就這一點來說,我可以算是「政治受難人」的後代。1945年十一月,我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,是遺腹子,從未和父親見過面。出生後不久,國共雙方在長春市開始展開拉鋸戰,我的母親看情勢不妙,帶著襁褓中的我和兩位姊姊,跟隨台灣同鄉會,逃難回台灣。我們從東北逃到天津,再到上海等船,總共花了半年時間,回到台灣時,幾乎是傾家蕩產,一無所有。我幼年的成長經歷,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「亞細亞孤兒」!
對於台灣人的認同問題,我有非常深刻的感受。我是光復那一年出生的,取名為「光國」,這個名字銘記著當時東北台灣人的認同。這個「國」不是「滿洲國」,因為滿洲國已經被消滅掉了。也不是國民政府的「中華民國」,因為中華民國是消滅滿洲國的敵方;更不是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,因為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根本還不存在。這個「國」是「中國」,是先於滿洲國、中華民國、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存在的「中國」。
當時我的長輩直覺地以為世界大戰結束,日本人戰敗,從此國家恢復太平了,所以為我取名「光國」。那裡曉得回到台灣後,國民政府一提到「滿洲國」,便要在前面加個「偽」字,為滿洲國政府做過事的人,也一律被打成「漢奸」。為了避免困擾,我們也盡量不去提起家父曾經擔任過「溥儀醫師」的這段往事。
用心理學的角度來說,在我幼年成長的歷程中,由反思自身存在而產生的「自我意識」,最明顯的特色,應當就是「父親缺位」的「孤兒意識」。在尋找「自我認同」的過程中,每一種認同都令我感到焦慮不安。
留言列表